记一场线上文化交流

“我很喜欢丹凤同学所介绍的台湾夜市的美食”。

“我们不是比谁更优秀,而是介绍马来西亚的文化让台湾的同学有深入的认识。”—–初二德班

我们实现了与姐妹校—-丹凤高中的第一次线上文化交流之后,学生发表自己的感言,我看见学生对于别人开始感到有兴趣,跨国的文化交流确实可以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,开启对文化的好奇心。

在构思交流主题的时候,学生定下“马来西亚的公共假期”,马来西亚一共有16天的全国公共假期,其中包含了三大民族的新年,学生即从文化视角切入,分组收集资料,向校内的马来和印度教师借新年服装,学印度舞蹈,准备了不同民族的新年食物。

两个小时的交流时间,我看着学生彩排了4天,老师会指出需要修正的地方,学生把简报资料越做越好,学生练习对着麦克风、看着视频说话,他们很认真地想做好这件事情。

在彩排的过程中,有一位华印混血儿同学,看着稿,很努力、坚持不懈地念出不太纯正的华语,没有任何放弃的迹象。我被感动了,拍拍他的肩膀,告诉他,国际交流不是要做表演秀,而是要做到最认真,我们一定会给你机会,把华语念好;后来,我看见他在副校长室,接受副校长的指导。在真正交流的时候,他是压轴出场,赢得许多掌声,这个过程,殊有意义。

担纲主持的女学生是自愿性,她愿意学习,非常勇敢,表现也很出色。

学生穿着各族的新年服装走秀,说出不同服装的特色,学跳印度舞,尽一切可能让台湾学生感受马来西亚文化的热情。

丹凤同学选择的主题是夜市文化,并精心构思,讲述层次分明,分成甜食、咸食、游戏、夜市故事,以及推荐凌性杰的著作《夜市少年》。

凌性杰的《夜市少年》是讲述一个13岁的男孩遭遇,他父亲过世了,母亲的收入不足以付房贷和养活他与姐姐,于是,妈妈去夜市摆卖大肠面线和臭豆腐,故事情节感人。

台湾同学特别介绍了冻顶乌龙茶、猪血糕、臭豆腐、卤肉饭等,是道地台湾夜市特色,别无分店。在稍后的交流环节,波中学生毫不放松地追问,还有更好吃的台湾美食吗,十足馋嘴了。

夜市故事中述说了一位原住民同学的父亲经营的石板烤山猪肉,它是久远年代先民料理肉类的原始方法,用火逼出肉香,配上的酱汁无疑是其中的灵魂了。

在交流环节,同学们互相称赞彼此的表现,丹凤同学问马来西亚究竟有多少假期、假期都干嘛、新年中最好吃的食物是什么?波中同学则发出邀请,欢迎丹凤同学来游玩,进一步了解马来西亚文化的多元性。双方同学对于此次的交流都非常开心。

补记:事后一位家长特地短讯给我表达感谢,姐妹校宋怡慧主任在电话中说喜欢全部波中同学,他们的说话和表现实在令人惊艳。

#波中同学的服装充满仪式感很入戏把文化感染力点爆

#看见班导师叶翠渝下足功夫

#知道同学收获满满兴奋不已